——写在日照银行成立15周年之际(一)
◆采访手记
经济学研究表明,港口带来的就业效益能够占城市总就业效益的20%,甚至达到26.7%。
日照,因港立市。所以,如何更好地服务“临港”,这不仅是一个港口的经济话题,也是事关一方百姓的民生课题。尤其在新常态下,当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港口经济进入全新转型的紧迫期之时。
关键时刻看担当!日照银行“用发展的眼光正视问题,用创新的思路破解难题”,主动作为,迎难而上,求是创新,堪称范例。
10月18日,满载17.8万吨乌克兰铁矿石精粉的“土库曼斯坦”号,在日照港接卸,这是日照银行、日照港、日照港物流保税中心和河北敬业集团采用“贸易+物流+金融+监管”四方合作模式后的第一艘船。
四方合作模式的核心是两个字:“闭环”。具体流程为:日照本地的贸易公司对国外矿山采购铁矿砂,由日照银行开具国际信用证,内地大型钢企提供连带货物回购责任,货物实行质押监管。
开证前,该笔业务由日照本地贸易公司和日照保税仓库签订货物船代协议和货代协议,报日照银行审核备案。
这一模式整合了银行和港口的优势资源,通过保税仓库的船代、货代、监管三个环节的统一,建立起牢固的风险防控体系,让资金在一个“闭环”中流动。
在“四方合作模式”吸引下,河北敬业集团等内地大型钢企与日照港的“粘”性大幅增加,从边缘客户发展成的核心客户。该集团负责人介绍:“在当前全球贸易大幅下滑,国内经济领域投资、工业下行,传统动能持续减弱,港口‘抢米下锅’,大型钢企‘求钱若渴’的大背景之下,‘四方模式’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创新。”
“日照‘因港立市’,日照银行是‘依港兴行’。对于日照银行来说,要全方位、高效益、创新性地服务临港经济。”日照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森认为,“带着责任创新才有压力,带着问题创新才有实效。”
这里的“责任”就是日照银行的市场定位———“立足地方经济”。15年来,该行紧紧围绕这一理念,因势而变、因时而变。
这里的“问题”指的是贸易融资,受当前经济大环境下行影响,大宗商品行业不景气,贸易商之间出现信任缺失,给银行风险防控带来较大挑战。
如何解决贸易商资金不足和银行无法授信“两难”,一时间成为政府、港口、银行等相关方亟待解决的课题。
“贸易融资问题,从表面上看是企业过度融资导致的资金链风险,但从更深层次上看,是一种社会信用危机、银企信任危机。”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星泰指出,要坚持把化解贸易融资风险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通过创新打出扎实有效的“组合拳”。
10月17日,由市政府主办、日照港集团和日照银行承办的“新常态下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与合作研讨会”召开,中心议题是推出日照银行、日照港、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与感知科技有限公司等合作设计的“新常态下动产质押融资业务解决方案”。
该方案针对当前解决贸易融资过程中企业与银行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利用感知科技有限公司世界领先的物联网技术,“控单、控货、控资金、控风险”,以破解银行授信和企业融资“两难”问题。
在这次会议上,日照银行和日照港签署《全面业务合作协议》,未来3年,双方共同推进以投行业务为主、传统业务与创新业务相结合的100亿元全面合作。
其实,早在国内港口贸易融资风波乍起之时,日照银行就立即着手进行针对性剖析和创新。
今年1月,推出“银商通”封闭业务,依托黄河商品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交易平台,将借款人、上游客户、下游客户、交易所、日照银行、监管公司六方形成一个封闭“圆环”。银行贷出的资金,在“环”中全流程封闭运行。
9月25日,贵州物联(集团)有限公司与日照银行签署合作协议。一家大型国企,为什么千里迢迢携带资金来与日照银行合作?
“在这样一个‘封闭环’中,交易背景、参与方责任、货物流、资金流,甚至企业利润都是透明的,风险可控性特别高。”贵州物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覃良坦承,吸引他们的是“银商通”业务的巨大前景。
“无论是‘新常态下动产质押融资业务解决方案’,还是‘贸易+物流+金融+监管’的四方合作,都是落实全市‘突破园区、聚力招引’动员大会精神,解决当前贸易企业面临的授信难、融资难问题的一项举措。”王森介绍,“这条路还很长,但日照银行有信心也有能力向全市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版权所有:日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主办:日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鲁ICP备09071929号 本站支持IPv6 地址:日照市烟台路197号